今年3月15日市委、市政府重新启动回车巷改造项目后,回车巷正式作为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南区进行整体提升,目前已经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将于12月31日盛装亮相。
这几天,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北端马军营巷的施工现象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对路面进行铺装整修,原来道路两侧的高压电线杆已经不见了踪影。
【同期声】市水利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群团工作部部长 谷宜楠:这原来是有两台变压器,包括一些成排的线杆,我们进行了落地,然后两边进行了石材的铺装,中间是做了沥青面的铺设,这样的话 整个街道会显得更加宽阔一些。
越过马军营巷,两排仿明清民宿建筑风格的商铺映入眼帘。两排商铺中间,一条青石板路贯穿南北;原木色门窗,搭配青灰色砖墙,散发出古风建筑之美;景观亮化的提升,让人梦回千年古巷。
【同期声】市水利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群团工作部部长 谷宜楠:我们这次打造灯光氛围,主要是秉承见光不见灯的原则,就是把灯藏起来,这样不会显得灯很亮,也就是说以前的灯光可能是为了看灯,但是现在的灯光是为了建筑服务,把整个古街厚重的历史感就能体现出来,这个台阶原来是斜坡的,不便于游人休息,因为毕竟将来这里是一个步行街,另一个是方便于后期我们布置一些花卉,营造一些小氛围,便于大家打卡。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人文景观荟萃,针对邯山书院、慈禧行宫、李景濂故居、河北银行旧址、万宾楼等重要节点,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其中,慈禧行宫和李景濂故居将由此前的书店转型成为新中式茶文化体验中心和青创空间;万宾楼将推出将相和剧情演绎,为游客带来味蕾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同期声】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副经理 张艺:邯郸行宫与百度智能云合作,打造出创新的新中式茶文化体验中心,不仅有电子把脉,AI开茶方的现代科技体验,游客可以与AI神兽店长来互动,李景濂故居由创造力的青年联合创办,里面设有新青年会客厅、非遗传承馆、科技创新馆,共享艺术空间、书咖等部分组成。
记者也注意到,在慈禧行宫斜对面的原行署楼办公楼旧址外围蓝色的钢丝网架已经搭建出一幢古代建筑的造型,“邯郸道”字样醒目地印在蓝色网架上,氛围感超强。
【同期声】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副经理 张艺:这个地方原来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现在我们进行了外立面的改造,风格是战汉风,与现代灯光相结合,把它打造成整个街区网红景点打卡地方。
张艺告诉记者,文创店的入驻,新增了许多打卡的地方,让整个街区更时尚,还增加了成语元素,也能够更好地宣传邯郸的成语文化。
【同期声】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副经理 张艺:邯山书院由市产投集团与市共青团携手打造,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内设有棋院、书画院、古琴社,以及一些文创展销,合空间提供的新式茶咖、简餐、甜点,让游客在研学参观的同时 ,也能享受丰富的文化活动与美食。
一系列融入时代、富有活力的节点打造串联起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的新空间。从改善路面、两侧店铺外立面,到增加上下水和灯光亮化等;昔日单一的小吃一条街将升级为文创、非遗、研学等多业态入驻的文化街区,两侧的商户对开业充满期待。
【同期声】邯城郸礼文创店设计师 曹亚豪:我们最早相中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是回车巷,是李景濂故居,非常有历史的地方,再加上政府打造,它的外貌、气质与文化产品非常符合,邯郸成语产品一直是我们主打的产品,包括现在新出的胡服骑射流沙冰箱贴,前程似锦的尺子,包括通关文牒里面的图画,都是邯郸成语。
【同期声】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锦羅旗袍商户 刘玉彬:我们两口子关注这条街区已经很久了,其实自始至终就想在这里找一个店铺,正好这边重新开发,然后我们就赶紧过来了,因为这条街区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所以想在这儿开个店,宣传一下我们手工旗袍,面料有非遗的面料,中国的四大名锦-宋锦,希望街区开街以后人气越来越旺,把我们邯郸的地方文化推向全国。
曾经的小巷,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如今,这条邯郸人熟识的回车巷,在历经沉浮之后,又将重焕生机与大家见面。届时,游客可以漫步街区,一步穿越三千年,沉浸式体验三千年的文化之旅。
来源:邯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