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是一所革命的学校,谢台臣是革命教育家。”刘伯承、邓小平、宋任穷、薄一波等南下路过大名七师时曾这样说。大名七师,指的是1923年创办的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简称“直隶七师”)。谢台臣为首任校长。
在中国共产党初期的基层建党工作中,直隶七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多年里,为直南各地党组织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被誉为地下党校、革命摇篮、直南革命策源地。
图为矗立在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名校区)的革命教育家谢台臣雕像。
为纪念老一辈创办七师的丰功伟业和为中国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励后人传承七师革命精神,1983年由20多位七师老校友倡议发起,在昔日大名七师旧址(现为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名校区),建立了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纪念馆。2013年重建布展,并于当年10月份开放新馆。
纪念馆以记事的手法,通过历史照片、文字、文物、实物等,并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和影视片,全面展现了先辈们艰苦创业、拯民救国的崇高革命理想和不朽业绩,讴歌了七师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的干部,为直鲁豫一带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为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走进纪念馆,迎面看到火炬雕塑“星火燎原”,其名称来自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教育救国的烈火燃遍直南的象征,是革命火种燎原直南大地的象征。
教育救国,谢台臣提出“以作为学”的办学主张。他说:凡是称得起科学的理论通统是“作”的结晶,只有从“作”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才能指导行动,才算真理论。他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园内开展蔬菜、花草种植和养兔、养蜂、养蚕等养殖活动,并兴办了肥皂、制革、印刷等小工厂。他倡导实行教学民主,提出“师生打成一片”的口号。这种民主氛围,在当时的教育界是难能可贵的。
他明确提出学生的训练标准为:科学的头脑,劳动的身手,艺术的情趣,改造的魄力。“特别是改造的魄力,这是针对当时读死书的旧教育制度的挑战,是一种培养新人的标准。”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馆长王培杰说。
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为大名七师带来思想自由之风气,也塑造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为未来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6年,共产党员冯品毅应谢台臣邀请来七师任教。革命的火种就此在七师点燃。
其间,冯品毅编写新教材,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组织发起读书会,吸引了一大批进步学生向党组织靠拢。任教仅3个月,他就在学生中播下了革命火种,发展了共产党员,建立了党团支部。
不久,谢台臣和学校几位主要领导人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校领导的入党意味着七师已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所红色学校,成为党在直南一带活动的中心、革命的教育阵地。”王培杰说,党利用这个阵地,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红色的种子撒遍直南20多县。
“这是七师1927年8月以前入党的42名党员名单,”王培杰说,“在当时全国党员仅有1万人的情况下,七师党员人数竟然有42名,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自大名七师党团组织诞生,革命的力量迅速在大名七师校内外积蓄壮大。到1928年,校内革命力量已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些进步师生积极在周边20多个县的农村、学校宣传革命,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革命的火种在直南大地上越烧越旺。纪念馆里摆放着当时发展党员用过的党旗、记录本和历史文献,再现了党从一点星火渐成燎原之势的过程。
从1923年创办,到1937年毁于日军战火,大名七师共招收了16个班、915名学生,其中有24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40多名同志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有41人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100多人成为厅局级领导,5人成为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20多人成为著名专家、学者,为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人说,谢台臣创办的大名七师是直南革命策源地,是国民党统治区的一所“地下”红色学校,是大名一带共产党的活动基地,这些评价都是当之无愧的。
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纪念馆里的篇篇故事、件件文物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热血与荣耀、梦想与荣光,如永不陨落的星辰、永不熄灭的火炬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
七师精神薪火相传。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青年党员干部来到此处,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峥嵘岁月,弘扬革命精神,接受思想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王培杰表示,将充分发挥纪念馆红色教育阵地作用,把七师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光荣传统生动地讲给更广泛的人群听,让七师这座红色的丰碑、英雄的丰碑、革命的丰碑永放光芒。
来源:邯郸日报
记者:常雪平/文 刘学维/摄